2024年2月27日,益阳市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,介绍由我公司全资下属企业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牵头编制的《益阳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(2021—2035年)》(以下简称《规划》)相关情况。
自2019年启动工作以来,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组建了一支由专家领衔、总工带队、骨干参与的高水平技术团队,全面参与本次规划编制工作。经过五年的精心策划与编制,我们始终坚守质量与服务至上的理念,不吝啬项目投入,积极配合市直部门开展相关工作。在此期间,我们参与了近百次的部门座谈及交流会,吸纳了十余位专家的宝贵意见。设计师们更是倾注了五年的时间进行现场办公服务,通过无数次的修改与完善,终于打磨出了当前成果。
2019年12月,益阳市启动《规划》编制,成立了高规格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,组建了高水平编制专班和专家咨询组,搭建了1个主体成果、1个信息平台、35个专项规划、12个专题研究、30单元详细规划的规划成果体系。《规划》多次广泛征求省直部门、市直部门、相邻城市、专家学者和社会公众意见,先后通过市规委会、市人大常委会、市政府常务会、省自然资源厅、省规委会专题会议审查审议。
《规划》充分考量益阳市自然资源禀赋和经济社会发展现状,以实现“三高四新”美好蓝图为引领,整体谋划国土空间保护、开发、利用和修复,全面提升国土空间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,促进全市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更优、资源利用效率更高、国土空间品质更好、空间保障能力更强、空间治理水平更佳。到2035年,基本建成产业强市、教育强市、文化强市、生态强市、开放强市、健康益阳,基本实现富饶、创新、开放、绿色、幸福“五个益阳”美好愿景,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。展望到2050年,全面形成协调融合、安全高效、山水交织、现代集约、独具魅力的国土空间发展新格局。
在农业空间安排上,《规划》以打造优质农产品供应基地为重点,巩固“两带三区、八大集群”的农业格局。强化耕地保护与粮食安全保障,严守耕地保护红线,将406.44万亩耕地保有量和365.10万亩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目标足额带位置逐级分解下达,划定耕地后备资源25.47万亩、永久基本农田储备区3.65万亩,切实规范耕地占补平衡,严格落实耕地进出平衡,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,全面实施田长制,健全耕地保护监管与补偿机制。
在生态空间安排上,《规划》筑牢以洞庭湖为生态蓝心,雪峰山为生态屏障,资江为生态蓝链,主要河流水网为廊道的“一心一屏、一链十八廊”的生态保护格局。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,强化生态空间管控,有效提升生态系统碳汇能力,系统提升生态空间质量,推进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。全市划定生态保护红线面积2762.02平方公里。
在城镇空间安排上,《规划》构建益阳市城区为“核”,益沅桃城镇群,湖区经济翼、山区经济翼,东、西、北部城镇发展带的“一核一群、两翼三带”的城乡空间格局。全市划定城镇开发边界规模323.21平方公里,其中市本级划定城镇开发边界规模161.28平方公里,合理保障城镇发展用地和产业集聚区用地,城镇发展区内实行“详细规划+规划许可”的管制方式。
在魅力体系安排上,《规划》以创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为引领,构建资江文化发展带、历史文化名城文化圈、梅山茶马文化圈、南县红色文化圈的“一带三圈”历史文化保护空间格局,划分西部自然山地、中部浅丘林地、东部田园湿地三个风貌分区,科学统筹保护和利用好历史文化资源,加快促推重现精华、重塑文脉、重构活力。
在开放体系安排上,《规划》立足“一带一部”、长江经济带、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建设,主动对接融入国省战略布局,积极抢抓重大战略,科学谋划对外交通通道,完善开放平台空间布局,强化区域协同,加快建成区域现代综合交通运输枢纽城市。
在基础支撑体系安排上,《规划》统筹协调各类基础设施布局,保障落实国、省、市重大发展战略的基础设施建设。贯彻“平急两用”理念,构建安全韧性的防灾减灾设施体系,提升城市防御能力和应急响应能力。加强重大邻避设施的区域协调与共建共享,明确防护距离与管控要求。
在中心城区空间布局安排上,《规划》构筑“一江两岸、一主一副、多点支撑、山湖辉映”的空间结构,划定中心城区面积231.68平方公里。加快形成“环形+放射式+网络化”城市道路网格局,形成“一江一湖、一山一环、一廊多楔”绿地系统结构。加大基本公共服务向薄弱地区的倾斜力度,提升公共服务的便利性与覆盖度。以城市更新促进空间利用向集约紧凑、功能复合、低碳高效转变,积极鼓励各类旧区开展以综合整治为主的“微更新”改造。
据了解,《规划》是益阳市首部“多规合一”的市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,融合了主体功能区规划、土地利用规划、城乡规划等空间规划的主要内容和空间管控要求,体现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新要求,反映了益阳发展的新特征,具有以下的特色亮点:聚焦“多规合一”,全面落实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;聚焦“区域协同”,强化国土空间规划战略引领;聚焦“要素保障”,大力构建国土开发保护新格局;聚焦“可持续发展”,切实增强空间规划针对性;聚焦“全生命周期管理”,提升规划实施监管能力。